close

別被痔瘡忽悠了
現在有許多的自以為是痔瘡的患者,原來患的是腸癌。今年50歲的劉迪波,5年前一次排便時出現大便帶血、肛門疼痛並伴有粘粘的膿液。在社區附近的醫院檢查後被告知患了內痔,中間曲曲折折的治療了3、4年,痔瘡非但沒好轉,反而越治情況越糟。半年前劉迪波的大便習慣明顯改變,大便的形狀像拉肚子時一樣,又稀又細,並有血液、粘液和濃液混合在一起。上完廁所後總有一種排不盡的裡急後重感。劉迪波去了好幾家安養中心,均確診為直腸癌。

 

  類似劉迪波把直腸癌當作是痔瘡的情況目前不在少數。許多人由於把直腸癌誤認為是痔瘡,耽誤了治療時機,悔之已晚。那麼,應該如何正確區分痔瘡與直腸癌呢?

  首先直腸癌患者排便習慣改變。常見腹瀉,總是排便不盡感,有時每日排便數十次,大便變細變長。部分患者可表現為腹瀉及便秘交替出現。其次是便中帶血。直腸癌的便血表現為持續性、慢性帶黏液血便,血色暗紅,通常與糞便混在一起。但痔瘡便血常見的是鮮紅的血;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後的滴血,嚴重的呈噴射狀,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。

  國家衛生部門統計顯示,目前直腸癌年輕化趨勢明顯,直腸癌一般多發在50歲以上的人群,但現在最年輕的患者只有24歲。大多直腸癌患者,約有80%以上來診前自認為是痔瘡,誤診時間少則3個月,多則2年。

  直腸癌的早期診斷對治療預後和提高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能夠早診斷早治療,直腸癌臨床治癒效果是十分滿意的。現在醫學上有句話說的很真實:直腸癌早發現3個月,多活30年。當出現大便習慣改變,皮膚科或者便血等症狀,應及時要到專業肛腸醫院確診治療。

  治療痔瘡等肛腸疾病最先進的技術,是美國微創無痛技術PPH,PPH技術的原理在於環狀切除痔區上方直腸黏膜組織,使用吻合器將直腸黏膜吻合,使脫滑的肛墊向上懸吊,回復到正常的解剖位置。同時因切斷動脈的分支,血流量少,使痔核逐漸萎縮。該技術以其創傷小、出血少、疼痛輕、恢復快、住院時間短等優點成為肛腸疾病治療史上的劃時代革命。因此,一旦發現便血或膿血便等症狀應予以重視。千萬別讓小小痔瘡耽誤了對直腸癌等疾病的診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kl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